武汉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数量位居全球第六
时间:2025-11-13 11:20 作者:365bet官网

人形机器人在光谷中央生态走廊的道路上行走。
近日,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《全球城市人才粘性指数报告2025》。武汉人工智能领域高产、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居全球第六。
这份报告基于Dimension数据库,考察了全球125个城市,根据发表论文数、被引用数、每篇论文被引用数等指标,评选出人工智能领域高产、高被引用的科学家。科学家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:北京(54)、香港(22)、伦敦(21)、上海(19)、成都(19)、武汉(17)、西安(16)、新加坡(16)、广州(15)、长沙(15)。
也有报道认为,城市的人才粘性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表现存在高度相关性。那么,城市人才的粘性是什么?两者之间有何联系?
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政策理论部副主任、《全球城市人才粘性指数报告》执行主任李忠达介绍,以往的人才理念是将人才人才作为资源要素进行配置,强调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,而城市人才则强调人才对城市的主人翁意识。城市不仅要吸引人才,更要提供留住人才的服务和保障。 “这背后是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对人才理念的转变,从以前的人才资源要素配置转变为提高人才开发人才、留住城市人才。”
今年是该报告首次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城市进行排名。李忠达表示,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不断突破,技术发展由科技领军人才引领。高层次人才分布在哪些城市,就会给所在城市带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结合2025年全球城市人才粘性指数综合排名结果,全球前30名城市创造了近40%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。
如何甄别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科学家? “一是产出高,二是引用率高。”李忠达解释说,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固然重要,但如果没有人重视,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成果。如果被引次数多,说明该结果具有代表性、重要。
武汉17位人工智能领域高产、高水平科学家分布在华中g 科学技术大学(8人)、武汉大学(2人)、武汉理工大学(2人)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(2人)、华中师范大学(2人)、湖北大学(1人)等科技大学,主要研究领域为脑机接口、机器学习、智能医疗、情感计算;王峰教授来自武汉大学,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与机器学习、金融信息处理。
“从排名和体量可以看出,除了排名第一的北京优势突出外,其他城市都相差不远,这也意味着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。”李忠达说道。
在人工智能这一硬核领域,武汉有决心、有勇气大胆前行。
目前,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保持在年均增长30%,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聚集在武汉。
在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50强评选中,紫东太初、盛通科技、数通集团、蓝鼎科技等9家武汉企业上榜,排名全国第4位,仅次于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。
不久前,武汉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启动,武汉成为全国第一个系统部署人工智能全制造链融合的城市。
“人工智能+”为青年创业者准备了广阔的创新领域。在武汉人工智能产业链中,中游技术研发和下游应用企业增长最快。这些领域是35岁以下企业家的大本营。
“人工智能不仅“一项创新技术,依靠它还可以带动产业升级,创造更多新兴产业,吸引大量人才。”李忠达说,人才为什么想留在城市?除了城市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外,更重要的是城市为企业家创业提供了平台,让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价值。人工智能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。
城市竞争日益激烈,武汉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,武汉拥有丰富的科研平台和人力资源,但新兴产业与领先城市之间仍存在差距,这意味着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尚未充分发挥作用。另一方面,武汉必须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,这意味着武汉也必须升级其产业。